针对现在一些食品企业夸大宣传营养、忽悠消费者等问题,有相关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标示的任何营养信息,应真实、客观,不得标示虚假信息,不得夸大产品的营养作用或其他作用;并对能量和营养成分的高低、有无、增减等描述,规定了具体的含量要求和限制条件。
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消费者对营养成分表的信任度并不高。一位陈女士表示,“这些营养标签上的数据是怎么来的?如果是企业自己算出来的,我觉得不太可信”。
记者随机选取了三款声称含钙的牛奶片、儿童高钙面、杂粮高钙钙奶饼干到权威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牛奶片钙含量455.8mg/100g,高于其标注的375mg/100g;儿童高钙面24.5mg/100g,低于其标注的50mg/100g;杂粮高钙钙奶饼干155.3mg/100g,低于其标注的300mg/100g。后两款商品实际含量仅为包装标示的一半,远远超出了通则允许的误差范围。
营养标签的数据如何获得?又该如何监管?为此,记者采访了《通则》的起草者之一的杨月欣。“获得营养数据,一是直接检测,二是间接计算。”杨月欣介绍,直接检测时,企业可以在自己的实验室内测定,也可以交给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完成。利用原料的营养成分含量数据,可以根据原料配方计算获得,或者利用可信赖的食物成分数据库数据、根据原料配方计算获得。
关于夸大宣传营养,杨月欣表示,以前对营养声称没有标准和要求,也没有管理,企业可以“随意”标示。但如今行不通了,通则明确规定营养声称必须符合一些特定条件才可以写入标签中或产品包装上。
记者根据通则规定换算后发现,如果某种食品声称含有钙,每100g中食品钙含量应该不少于120mg;声称“富含钙”、“高钙”的食品,每100g中钙含量应该不少于240mg。而记者送检的宣称自己为“高钙”食品的儿童高钙面和杂粮高钙钙奶饼干,其钙含量远未达标。
新闻来源:人民日报